70歲,一眨眼就落幕了:人活一世,終究一場空,請好好善待自己

俗話說:「人到六十是花甲,人到七十古來稀。」歲月不待人,人也何曾能追得上歲月?

人這輩子一共有三天,昨天、今天和明天;

人這輩子一共分三個階段,青年、中年和暮年;

人這輩子一共分為三幕,揭幕、待幕和落幕。

回憶起小的時候,青春年少,懵懂無知。雖不經世事,但卻多了一絲淳樸和天真。

可當我們到了中年的時候,將會驚奇地發現,

原來我們的臉上早已多了一絲滄桑,甚至有「早生華髮」之感。

隨著時間的流逝,我們逐漸進入了老年的時光。

回望大半輩子的經歷,回望著早已遠去的歲月,不禁感覺老之將至,即將落幕。

人活一生,草長一秋。當人經歷了幾十個春秋之後,人也就慢慢地老去了。

想起小時候,我們還認為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,能改變自己,也能改變這個世界,成就一番事業。

當我們逐漸踏出社會後,才發現,原來這世上之事,大部分都不由我們來決定的。

慢慢地,我們領會到了老祖宗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」的道理。

你想成事,你想有所成就,不僅要靠我們自己,還得靠我們的機遇。

就像剛找工作的時候,又有誰能知道過段時間後,就有企業倒閉,各行各業出現失業的情況呢?沒有人知道。

當下崗之後,大多人都只能另謀生路,重新和年輕人競爭,過得不容易,也活得不容易。

慢慢地,當有些人成為別人的父母了,成為別人的爺爺奶奶一輩後,他們回望過去,

也就會感慨萬分,這一生,原來所經歷的,也就如此。

不是為了柴米油鹽而打拚,就是為了生兒育女而肩負責任,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著,

就是為了家人而活著,這就是每個人,或者說大多人的宿命。

一秋之落葉,掩蓋不了寒冬氣息的到來;萬般塵埃之消散,阻擋不了天地歷史的方向。

每個人,都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。而留給我們最為珍貴的一切,並非是我們的成就,而是我們的記憶。

當大多人身處困境中,都有這樣的想法,那就是人活一世那麼艱辛,到底為了什麼?

想想看,你來到這個世界打拚一番之後,也許你窮困潦倒,也許你富甲一方。

但是,當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,你啥都帶不走,只能帶走你的內心和回憶。

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
某個商人有四個妻子,

第一個妻子長得可愛,跟他寸步不離;

第二個妻子是他搶回來的,長得漂亮;

第三個妻子忙於瑣事之中;

第四個妻子東奔西走,連商人都忘了她的存在。

當有一天,商人問她們,如果自己走向遠方,誰會跟自己一起同行。

第一個妻子反對,明確說明自己是不會陪他遠行的。

第二個妻子知道這件事後,便回應,說自己是他搶來的,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,不屬於他,更不會跟他走。

第三個妻子雖然有點猶豫,但還是說,遠行太累了,風餐露宿,還是不去了。

唯有第四個妻子,她啥都不說,只是默默地收拾了行李,跟商人說道,你去哪,我便去哪。

說到這裡,我們都該明白了,

第一個妻子,就是我們的「肉體」;

第二個妻子,就是我們的財產;

第三個妻子,就是現實的親人和伴侶;

而第四個妻子,就是我們的內心。

人活一世,到最後,其實啥都不剩,就只剩下你的內心和所珍藏在心底的記憶。

這一切,不管你去到哪裡,都會伴隨著你,直到永遠。

曾有一位70多歲的老教授在日記中寫道:「鑽研了一輩子,也想好好休息一番了。

什麼功名利祿,到最後,不還是一場空嗎?」

過了幾年,當這位老教授去世之後,他的孫兒跟前來弔唁老教授的學生說,

退休這幾年,是爺爺最為開心的日子。

很多人都不解,老教授門生滿天下,甚至憑他的科研成就,足以讓他一家人豐衣足食好幾代人,

為何他最為快樂的日子,卻是退休後無憂無慮的時光呢?

孫兒拿出了爺爺的日記本,翻開最後那頁跟他們說:

「爺爺說,人活到一定的年齡,就會明白,人這輩子所追求的活著,也許僅僅只是活著而已。

只要能順從心意,回歸到自然,看遍人間千萬山河,才知道簡單活著最美。」

這番話,其實老教授的學生沒有聽懂。

但是,當我們慢慢品味之後,我們就會明白,你所追求的,往往都是你帶不走的。

而你所忽略的,往往才是與你永世相伴的。

人生無常,最重要的,是要有一顆通透的心。

人活著,不過是在這廣闊的舞臺上跳一場戲而已,當這場戲落幕了,人不管收穫了多少掌聲,都要下臺走人。

這,其實跟「人走茶涼」很像。但是,我們在舞臺上演出的那段過程,其實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了。

就像我們大多人,其實能活著,能靜靜地老去,簡單點,就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