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,意為哪怕再多的孝心,也會隨著老人的久病難愈而慢慢消逝。
季茂田,卻數年如一日地詮釋著「孝」的真諦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著萬事皆有例外。
自從母親積勞成疾、重病癱瘓后,季茂田就開始奔波30公里,悉心照料著自己年邁患病的雙親。
數年間風雨無阻,再苦再累也樂在其中。
他說:「 只要父母健在一天,我就要在床前盡孝一天,用心照顧好母親的晚年時光,更要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自己的良心!」
季茂田陪著母親
雙親病倒,皆失去自理能力
季茂田出生在一個小山村里,上面還有一個姐姐。
父親在外打工,母親則在家里拉扯著這兩個孩子。
雖然家境一般,但一家四口和和美美的,日子過得還算稱心如意。
轉眼間,姐姐就到了出嫁的年紀,和自己的愛人舉辦了婚禮,遠嫁遂昌。
而季茂田也靠著自己的努力,在龍泉找到了一份工作,還收獲了自己的愛情。
在與妻子結婚之后,小兩口就一同留在當地打工,過著簡單而甜蜜的生活。
但突如其來的一場意外,打破了季茂田一家原本幸福而平靜的生活……
2016年,季茂田的母親楊香蓮,像往常一樣起身準備到農田里干農活。
可誰知, 路還沒走幾步,楊香蓮就重重地倒在了地上,怎麼叫也叫不醒。
最后還是被路過的村民送到了醫院。
得知這一消息后,季茂田和妻子馬上奔向了醫院。
看到躺在病床上不省人事的母親,季茂田的眼眶止不住地紅了起來。
經過檢查發現,季茂田的母親是因突發腦中風才會突然倒地不起。
這一年,楊香蓮74歲,季茂田40歲。
其實,季茂田經常會勸自己的母親少去干農活,年紀這麼大了又有高血壓,很容易出事的。
但楊香蓮卻覺得自己身體一向不錯,雖然有高血壓,但是眼不聾耳不花,下地干點農活根本就沒什麼,哪來的那麼多意外,是兒子太緊張了。
于是,楊香蓮依舊每天都會到田里干農活。
讓她沒想到的是,這次還真讓季茂田說準了, 一向硬朗的楊香蓮就這樣倒下了。
生養之恩大于天,再怎麼樣也得讓母親恢復過來。
楊香蓮住院的那些天,季茂田的妻子和姐姐輪流送飯,而 季茂田則幾乎沒出過醫院的大門,寸步不離地守在母親身邊,接連幾個日夜沒怎麼合眼。
經過搶救,楊香蓮總算度過了危險期。這可算讓季茂田一家人松了口氣。
但是由于腦梗留下的后遺癥,楊香蓮左半邊身子完全失去行動能力,只能臥床,不能起身,就連話也說不出來。
而且還大小便失禁,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拉尿在了床上。
出院以后,更是少不了專人24小時陪護在楊香蓮的身邊,照顧她的飲食起居。
但這又讓季茂田一家人犯了難。母親如今癱瘓在床,生活不能自理,而父親年紀又大了,還患有肺病,心臟也不好,就連飯也做不了。留他們兩個人在家,那不是越幫越忙?
自己的姐姐早已嫁做人婦,遠在遂昌,讓她經常回家照顧父母也不是個好辦法。
眼下父母又實在是不能離開人,這可怎麼辦?
思慮再三, 季茂田暗自決定:辭去在龍泉市區的工作,就留在住龍鎮。
這樣好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自己的父母。
季茂田
每天奔波30多公里,只為父母能吃上一口熱飯
辭去在龍泉市區的工作后,季茂田就在住龍鎮找了一份工作。
每天奔波30多公里,在父母與公司之間來回往返。
為了維持父母與公司之間的平衡,季茂田每天早上6點就要起床做飯,為母親換好紙尿褲,再把母親抱到門口曬一會太陽,趁著這段時間喂母親吃早飯。早飯過后,再把母親抱回房間。
安置好父母之后,季茂田便匆匆地扒拉兩口早就已經涼掉的早飯,急急忙忙地趕去上班。
等到了中午11點,季茂田下班之后,便立馬騎著摩托車趕回家里,為父母做午飯。
飯做好后,再端著飯來到母親的房間,小心翼翼地將午飯一口一口地喂到母親嘴里。
等到父母都吃好飯,季茂田這才再一次趕去上班。
等晚上下班后,季茂田又急急忙忙地趕回家中,像中午一樣,為父母做起了晚飯。
因為每天除了曬太陽和洗澡的時間外,都是躺在床上度過的,因此楊香蓮經常便秘。
有時候就得靠著季茂田戴著一次性手套,幫母親排便,還會貼心地端來熱水,為母親擦身子、換紙尿褲。
季茂田貼心照顧著母親
又因為呼吸不暢,加上病情的極度不穩定,楊香蓮隨時都需要拍痰、換藥。
一個照顧不到,可能就會出現大問題。
為了能隨時了解母親的狀況,季茂田每個晚上都會守在母親身邊,整夜整夜的合不上眼,幾乎每隔一個小時就要起身一次。
除此之外,他還要時不時去看看父親的狀況,為了不打擾到父親休息,他只能小心再小心。
可以說,季茂田傾盡所能,悉心照料著自己的父母。
這一切都處理完之后,季茂田才有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。
而此時的他,早已精疲力盡。
但日復一日的忙碌與辛勞,從來沒有讓季茂田想過放棄。無數個夜晚,這個堅強的男人都會暗自落淚。
他時常會想: 為什麼自己沒有為父母創造更好的條件?身為兒子的自己,還能為父母做些什麼?
而這一切,季茂田的妻子也是支持的。
自從婆婆楊香蓮癱瘓在床之后,看著忙前忙后、整日奔波的丈夫,季茂田的妻子是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。
她說: 「丈夫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,我不能坐視不管。」
于是, 妻子也加入了季茂田伺候父母的生活,和他一同與時間賽跑。
季茂田正在悉心照顧母親
平時季茂田在單位工作的時候,妻子一有空就會來照顧季茂田的父母,平時還會變著法地給他們做一些「營養餐」。
讓父母過得舒服一些,是他們夫妻兩人的共同心愿。
在季茂田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,楊香蓮的身體狀況逐漸穩定,季茂田父親的身體也沒什麼其他的毛病。
如今,每次想到母親剛出院回家的那段日子,季茂田就十分感慨:
「那半年時間,我睡眠嚴重不足,以至于現在還留下了睡眠淺的后遺癥。但現在我習慣了,只想讓父母在每個飯點能吃上一頓熱飯。」
聽著季茂田云淡風輕說出的這番話,沒有相同經歷的我們,很難想象這些年他究竟挨過了多少個艱難的日日夜夜。
在我們看來,季茂田每天晚上守候在父母床前,白天還要強撐著精神去上班,為了父母能吃上一口熱飯,來回奔波30多公里。
這樣的生活,季茂田能堅持數年已經很不容易了。
但這一切落在季茂田眼里,卻算不上什麼,甚至還遠遠不夠……
季茂田喂母親飯
竭盡所能照料父母
看著兒子每天為了自己忙前忙后,都沒有什麼時間留給自己的家庭,自己年紀這麼大了,成了兒子的累贅。
很多時候, 楊香蓮的腦海中都閃過了想結束一切的念頭。
每次楊香蓮想要一了百了的時候,總會在生活上表現出來一些異樣。
她會不好好吃飯,也拒絕按時吃藥,身體上不舒服也不再出聲。
季茂田每天照料母親,這些「小把戲」怎麼能逃得過季茂田的眼睛。
其實,季茂田心里都懂,母親向來疼愛自己,生活上更是要強。
如今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,自尊心受到了打擊的同時又覺得連累了自己。
但這是自己的母親啊,生養自己幾十年,怎麼可能放棄!
于是, 季茂田總會抽空陪母親聊聊那些美好的往事,向母親訴說著自己的心聲,想讓母親徹底放下輕生的念頭,不再煩惱。
同時,季茂田照顧起自己的父母也更來勁了。不僅依舊堅持每天跑30公里給父母做熱飯,還時刻不忘給父母營造一個干凈的生活環境。
本著環境變好了,心情就會變好,這樣更有利于父母生活的原則。
每隔一周,他就會清洗一次家里的被褥,將父母居住的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,一塵不染。
走進楊香蓮夫妻倆的房間,根本就聞不到病人長時間臥床產生的霉味。
他們的床頭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夫妻二人常用的藥物,就連生活必需品也是一應俱全。
但是,就在季茂田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照料父母身上的時候,對妻子就難免冷落了下來。
對此他也很自責,他說:「 自從我媽病了以后,我就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。也疏忽了妻子的感受,很愧疚。」
的確,自從2016年季茂田的母親癱瘓在床開始,季茂田每天都是忙得不可開交,疏忽了剛結婚不久的妻子。
到了這個年紀,夫妻二人還是沒有孩子。
雖然季茂田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妻子,但是妻子卻如往常一樣沒有怨言,做著季茂田堅實的后盾。
不僅把家里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,而且還在幫忙送飯送菜。
季茂田常說:「 有這樣一個妻子我很幸運,妻子為我做的這些讓我很是感動。」
但就在夫妻二人為了照料季茂田的父母忙前忙后的時候,妻子的母親也身患乳腺癌,需要人照顧。
迫于無奈,妻子只能回娘家幫忙,夫妻兩人再次分開了。
妻子離開后,照顧父母的重擔又落在了季茂田一個人身上。
不少親朋好友看到季茂田一家的生活后,都勸季茂田放棄,還有不少人都在說季茂田傻,為母親付出得實在太多,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要了。
但是季茂田卻表示:自己從未想過放棄,也從未覺得自己為母親付出多少。
自己現在做的這一切,都只不過是身為一個兒子應該做的事,是自己的職責所在。
父母的生養之恩是自己怎麼做都無法比擬的,只要父母活著一天,自己就要盡孝一天。要把這個「孝」字好好寫完。
如今,季茂田仍舊在悉心照料自己的雙親,從未改變。
母親楊香蓮也在季茂田數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下,身體情況逐漸好轉。
周圍的鄰居紛紛夸贊季茂田是個孝順的兒子。
面對這些稱贊,季茂田說:「 我只希望用心照顧好父母晚年的時光,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,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」
在此,希望季茂田一家的生活能越過越好,也希望兩位老人能少些病痛的折磨,安安穩穩度過余生。
在季茂田的身上,我們絲毫沒有看到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的形象。
相反,他是在用自己的所有,照料自己的父母。
如今,有多少人能做到為父母辭去工作多年的事業,另謀他職?
又有多少人能為父母奔波30公里,只為讓他們能吃上一口熱乎飯?
哪怕是知道母親一輩子都只能癱瘓在床,隨時都需要人照顧,卻還能義無反顧地做著一切臟活累活毫無怨言,這又有多少人能做到?更何況是日復一日,堅持數年。
但季茂田做到了,他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,讓我們知道了「百善孝為先」的真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