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,養不出感恩的孩子

俗話說:「父母德高,子女良教。」

家長的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,家庭和睦幸福是孩子首先體會到的。

孩子白紙一張,家長是第一任老師,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,教育孩子是校正他們的行為,

把古人的仁義道德用現代道德觀釋義,規範其行為,適時糾正.。

規矩,是一種教養。教養可以彌補文化的缺陷,而文化卻填補不了教養的空白。

嚴遵曾言:「心如規矩,志如尺衡,平靜如水,正直如繩。」

一個人做事有原則,有規矩,才能對子女言傳身教,孩子也能夠得到正確的認知,

做一個懂原則,懂感恩的人,也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。

仁講愛國愛家;團結友愛;義講集體主義,互相幫助;禮講文明禮儀,尊敬師長;

智講尊重知識,崇尚科學;信講誠實守信,言行如一。

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,父母首先要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,孩子會記在心裡予以模仿。

父母改變觀念,陪孩子一起成長,共同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,才是培養優秀孩子的靈丹妙藥。

俗話說: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跟啥人學啥人,做家長的要注意觀察孩子,

如有異動,立刻糾正,不能放任自流,亦不可順其自然。

給孩子劃下道德法律的底線,是父母的責任,也是孩子成長的基礎。

父母的身教比言教更重要。表率示範作用更能影響孩子的成長,及時發現問題,

糾偏指出問題的危害和後果,明確是非界線,哪些事可以做,哪些事不可以做。

一分為二評價他的行為,表揚肯定做得好的,批評做錯了的事。

要求孩子向學習好的朋友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看齊交往,

使他們成長中學有榜樣,獲得更多正能量和自信心。

葉聖陶說:「品德教育重在實踐,不在於能說會道」。

對屢教不改,頑皮的孩子施以棒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,這個視情況而定,

棒棒底下出孝子也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,且有很多成功的例子。

現在生活條件好了,父母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,這個無可挑剔,

但要讓孩子明白,這是為什麼,前提是尊師重教,懂得感恩,反之,則不可。

想起之前爆出一個14歲女孩殺死自己的母親的事件,藏於冷窖,是什麼讓女孩痛下殺手,

我想是和父母的溺愛有關,一次不滿足便心生怨恨,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,

逝者如斯,我們不好去評論,但一個事實是,這個女孩子扭曲了靈魂,

家長當以此為戒,切不可溺愛而對孩子的規矩教化掉以輕心。

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,是祖國的花朵,家長首要任務是給孩子立好規矩。

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,養不出感恩的孩子

《愛的厘米》中關爸爸對兒子也是過分寵愛,什麼事情都想著兒子,什麼東西都滿足兒子,

而重男輕女,為了兒子,寧可犧牲女兒的幸福,不顧女兒的感受,做出很多讓女兒寒心的事情,

就是想要只為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兒子。

當兒子想要結婚了,關爸爸以為兒子很孝順,提出裝修房子,

然後帶著他們出去外面租了一個房子先住著,卻沒有想到,兒子為了女方家,

把父母都趕了出去,自己霸占房子,這就是不懂得感恩的孩子,

這個兒子如今所做的一切,其實都是因為關爸爸的溺愛而造成的,子不教,父之過,說得就是如此。

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,以為自己加倍對孩子好,

孩子以後就可以為自己養老,其實並不是這樣,溺愛出來的孩子,

眼中只有自己,其實是最自私的人,根本不會顧父母。

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:一切都讓給孩子,為了他犧牲一切,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。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。

所以,父母要糾正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,不要過分滿足他們,

要讓他們學會獨立,不要什麼事情都幫他們做,

否則,就會變成了一個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的孩子了。

家有規矩成方圓,教育子女走好路。

幫助孩子確立自我價值觀,建立自信,學會愛與被愛,樹立規矩,

讓他們願意學習新的東西,願意去冒險,是每個家長留給孩子的最好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