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,你再不抱抱我,我就長大了

01 獨立

我兒子現在3歲,只要外出,常常都是要求我們抱著,很少自己走路。

有一次我帶他去超市,出來時我兩手已經提滿了東西,實在是騰不出手再來抱他,可兒子卻不依不饒非要抱,怎麼都哄不了。

我不由得發火了,朝他吼道:怎麼這麼不懂事,沒看見媽媽要拿這麼多東西嗎?怎麼不會理解一下媽媽!

兒子哭了,小小的身體在角落蹲著,看起來讓人好心疼。

最後,我還是抱起了他,那一路走回來,確實累著我了。

路上,兒子貼著我的耳朵,哽咽著說:媽媽,你再不抱抱我,我就長大了,不需要你抱了。

這一刻,我恍然大悟,原來真的,我能抱他的日子並沒有太多,他會長大,不再需要我抱,而我,也終將會老去,離開他。

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,媽媽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愛。

我陪著你,看你長出第一顆乳牙;

我陪著你,聽你喊第一聲媽媽;

我陪著你,看你走出人生的第一步。

媽媽知道,媽媽一直都知道,我能全心全意陪你的時間只有三年,三歲後你就該上幼兒園了,你就會慢慢的有了屬於自己的世界,而我和你親密無間的日子只有三年。

02 聊天

有句話這樣說:當時急於想逃脫的,往往是現在追憶或追悔的。

前面有一天和一位年紀大的姐姐聊微信。

她是我的文友,聊著聊著我們就聊到了孩子,姐姐問孩子多大了,我說我孩子三歲多,還沒有上幼兒園,然後我問姐姐的孩子多大了,姐姐說她的孩子已經讀大學了。

姐姐一臉羨慕地說,真好,他那麼小,你還可以陪他很長的時間,你一定要記得多拍一些孩子的視頻,多拍一些孩子的照片,因為孩子真的是,一不小心,就長大了。

我笑著說:我現在,多希望他上幼兒園呀,真的是太討厭了。

姐姐說,我的兒子現在上大學了,我想讓他每天回來陪著我,都已經不可能了,放假回家,他大部分的時間,也是和同學朋友在一起玩,現在他的世界除了我,還有朋友。

在他世界只有你的時候,你一定要全心全意地陪著他,因為,當他長大之後,你想再那樣陪著他,都已經沒有機會了。

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,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。

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,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。

龍應台曾經說:

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,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

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

03 擁抱

成人的世界都不容易,搬起磚我無法抱你,放下磚我養不起你,可我們卻從來都忘了問問孩子,他要的到底是什麼?

朋友小微是一個要強的女人,有了孩子之後,經濟壓力突然大了起來,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,小微忍痛將孩子送到了外婆家,自己開啟了工作狂模式。

每年只有春節那些天才會看到女兒,然後又是忍痛離別。

幾年後,小微終於在這座城市站住了腳,買下一套大三居,也可以把孩子送到城市裡最好的私立學校,她想著這下可以將女兒接到身邊好好疼愛了。

但是當她去接女兒的時候,才發現女兒並沒有如她所料那般扎進自己懷裡撒嬌。

女兒總是怯生生地望著媽媽,不願意親近,或者說她害怕親近媽媽,幾年加在一起,小微也沒有個女兒相處過一個月的時間。媽媽,在她眼中是那麼陌生……

言談間,小微發現她和女兒有了深深的隔閡,她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,她都不知道。

這幾年來,她除了給孩子按時支付生活費用,也就偶爾會給孩子打電話,無非都是叮囑她好好學習之類,很少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。

小微後悔地說現在才發現當初的決定是錯誤的,她寧願窮一點,苦一點,也該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著她慢慢長大,給她足夠的親密和安全感。

現在她失去了那個會摟著她脖子,糯糯地叫她媽媽的女兒。

孩子每天都在長大,錯過的孩子的昨天,是用無數個明天也彌補不回來的遺憾。

龍應台在《親愛的安德烈》這本書里寫道: 她離開歐洲的時候,安德烈14歲;等她回來的時候,安德烈已經成了一個18歲的兒子。

她說:「我極不適應,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?那個讓我擁抱,讓我親吻,讓我牽手,讓我牽腸掛肚,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,哪裡去了?我走近,他退後,我要跟他聊天,他說談什麼?我乞求地追問,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!我是我。」

他的兒子,從一個有著嬰兒肥的小男孩,變成了線條稜角分明,眼神寧靜深沉,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,手裡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,冷冷地看著她的大男孩,18歲的大男孩。

安德烈的時間給了他的朋友,給了他的手機,卻沒有再給龍應台。

因為他已經長大了,不再是那個需要媽媽陪伴的小男孩。

哪怕只多一天,孩子的翅膀都已經成熟,即將飛遠。

04 成長

有一篇文章叫做《我們還能再陪孩子多久》,裡面詳細地算了一筆帳:

6歲時,他上小學了,一整天你會見不到他,放學後他更願意和同學朋友玩。

12歲,初中,如果是寄宿學校,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才會回來一次。

高中,學業會很忙,就算周末回來,也會匆匆離去。

18歲,他成人了,卻要去到遠方上大學,一年你只能等到他兩次,一次暑假,一次寒假。

然而就算回家,也大半是和朋友相聚,你只能在深夜守著昏暗的燈光等他回家。

22歲,他大學畢業了,卻留在了沒有你的那個城市,一年難得回來一次,你日日守著電話盼著他的聲音,可是每次說不了兩句,他便會匆匆掛掉。

25歲,他成家了,你能見到他的時間更少了,因為他會把為數不多的時間勻一半給親家。

漸漸的,你也習慣了家裡只有你和老伴,清清冷冷的日子。

你是否想過,當他長大後,不再需要你了;

你是否會想念那個成績不好,常常惹得你勃然大怒的孩子;

你是否會想念那個做事磨蹭,常常粘著你,像個樹袋熊的孩子?

你是否會為曾經沒有對他溫柔以待而愧疚?

曾幾何時,我們也是那個孩子。

當我們長大後,有了自己的圈子,便會迫不及待地撲進我們以為的成年人的世界裡,卻忘了回頭看一看背後的那個孤佇的身影,只不過,若干年後,那個身影換成了我們。

他會長大,會有自己的朋友,會有自己的另一半,會有自己的小家……

你精心為他布置的天藍色房間,他不會常常回來了。

牽着他的手,走在他身旁的人,也早已換了,不再是你。

而你所擁有的,只有他的現在。

05 小結

在《牽着蝸牛去散步》里,作者這樣寫到:

上帝給我一個任務

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。

我不能走太快,

蝸牛已經盡力爬,

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?

我催它,我唬它,我責備它,

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,

仿佛說:「人家已經盡力了嘛!」

我拉它,我扯它,

甚至想踢它,蝸牛受了傷,

它流着汗,喘着氣,往前爬……

真奇怪,

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?

……

我們的孩子就是那隻蝸牛。

他學習不好,有什麼呢?他不聽話,和你頂嘴,又有什麼關係呢?

趁他現在還在你身邊,還需要你的關愛和陪伴,好好對他吧。

因為這樣的日子,真的不多了。

如果你的孩子,還可以在你每天下班之後,衝到你的懷裡跟你撒嬌,那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了!

請你記得,再累也要給孩子一個微笑,再煩躁,也要給孩子一個擁抱。

就算每天只有半小時高質量的陪伴,抵得過你握着手機敷衍在TA身邊一整天。

睡前摟着孩子聊聊天,你會發現你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。

畢淑敏說,一些事情,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,當我們懂得的時候,已不再年輕。

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,有些東西,永遠無法彌補。

你虧欠給孩子的陪伴,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東西。

父母陪伴的愛,是孩子生命的元底色,從一開始就被愛滋養的孩子,未來他的一生都不會差到哪裡去。

陪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時光,太難得!我們要好好珍惜。

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,當他長成一個大孩子的時候,你就會發現,現在的淘氣搗蛋,到長大後都是幸福和回憶!

你會發現這樣的相依相伴的時光,原來那麼少那麼少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