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越老越難相處了,50歲女人:想回家看望,卻又真心傷不起

父母與子女間的相處是否和諧和睦,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人生。

年少時,快樂幸福的童年可以溫暖整個人生,而不幸的童年卻要用一生去療傷。

在歲月的長河裡,即使再不願意,小孩子還是一天天的長大,成家,父母也會一天天的老去,離開。

為什麼人到中年會感覺壓力很大呢?

是因為上有年邁的父母需要你贍養和陪伴,下有年少的孩子需要你扶持和説明。

人到中年會發現自己的父母越老越難相處,總會於靜默中思考,如果我老了,也會和父母這般嗎?

很多人搖頭說,不會的,因為咱們的成長環境不同。

院區裡50歲的齊女士說,我是越來越害怕回家了,父母怎麼越老越難相處的呢?

有時帶著滿滿的親情回家,卻被父母傷得不知所措,還不能說,只能自己咽下去。

傾訴人:50歲的齊女士

我今年50歲了,已經退休,獨生兒子在外地工作,還沒有成家,老伴繼續上班,他退休還早。

因為老伴比我小1歲,不知道能否趕上延遲退休。

我的公婆在幾年前,相繼過世了,老伴家7個孩子,兄弟姐妹現在走動也少,老伴是考學出來的,其他兄弟姐妹在老家,所以來往的少。

我的父母都已經70多歲了,母親從未上過班,父親一個人掙錢養活我們一家四口。

但我們也過得非常幸福,小時候,父親54塊錢的工資裡,每月會給我和弟弟幾毛錢作為零花錢,那個時候,我們就是「富翁」啦。

後來我考學到外地讀書,弟弟初中畢業不想讀書就直接招工進了父親的系統上班。

我在外地工作成家,結婚時,父母說沒有嫁妝,把我結婚前每月交給他們的工資還給了我。

弟弟結婚時是單位分的福利房,因為弟媳不是一個系統的,找了人,花了些錢才給分了一套小面積的住房。

我是每年回家幾趟,那個時候交通不是很好,回家的次數也少。

後來,自己有了車,我也在父母身邊買了套商住房,想著退休了能跟父母挨得近些。

我們單位在很多年前就合資了,在16年經濟大蕭條的時候,女性45歲可以選擇內退,工資不變。

那時兒子已經上大學了,我想回父母身邊,跟老伴商量了,我就內退了。

這樣,我跟老伴過了有差不多一年多的週末夫妻。

這一年裡,我經常會到父母家裡做飯,收拾屋子,打掃衛生,陪伴他們一起閒聊散步。

因一件事情,父親把我罵了一頓後,我反思了一下,是不是自己回家的次數太勤,讓他們感覺不好,或者讓弟媳和弟弟感覺到,我想拿走他們什麼似的。

那天,父母去銀行取退休金,我問了句,多少錢啊?

然後父親說我,我掙多少錢跟你沒有關係,你問這麼多做啥?

等到下午,父母買了很多的補腎保健品回來,我跟他說這些不好,還是要靠飲食和鍛煉來讓自己健康的好。

結果不知道觸動了父親的那根神經,父親指著我的鼻子說,你不陪你老伴在一起生活,天天跑我家裡來,你不就是來盯著我的房子和退休金嗎?

然後叫著我的名字說,告訴你,你是嫁出去的閨女,我的東西都是你弟弟的,你一分錢別想得到,明天別來我家了,沒安好心的你。

當時氣得我都快暈過去了,這個時候,母親回來了,跟我說,你們已經很有錢了,你看看你弟弟,什麼也沒有,你就別跟他掙了。

我那天是哭著開車回到自己家裡的,我不知道自己跟父母平時交流說過什麼,讓他們覺得,我寧願不跟自己的老伴在一起生活,也要回來盯著他的房子和退休金。

後來,父親生病住院,需要墊付幾萬塊的住院費,母親給我打電話說,你爸住院了,我們手裡沒有那麼多錢墊付,你弟弟也沒錢,你要是回來看你爸,就帶著錢來,要不別回來惹你爸生氣。

人命關天的事情,即使有再多的怨恨也不算什麼,問清楚差多少錢,我開車回到父母身邊,一直在醫院裡照顧到父親出院。

有天,我在廚房包餃子,弟弟回來了,我就聽見父親說,我的住院費報銷了,錢都在這種卡裡,你取出來拿去吧,你姐不在家,千萬別讓她知道。

那天我是流著眼淚在廚房陽臺包完餃子的,我不明白,原來那麼善良的父母,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?

中午吃完飯,父母就催我趕緊回到老伴身邊。

我什麼也沒有多說,下樓去店裡買了雞蛋,買了排骨,放到冰箱裡,跟母親說,有什麼事情記得給我打電話。

父親在我出家門的時候還不忘記說了句,沒事別回來了,陪著誰誰(老伴的名字)。我的眼淚差點又掉下來。

去年不能回家看望父母,父親打電話說,雖然你不能回來,但是你每年過年給我的養老錢不能少,你直接發微信裡吧。我能說什麼呢?

我把每年父母說的養老錢給他轉帳到微信,然後給父母買了很多的過年食品。

今年一年,我父母都覺得我的日子好過,一會說家裡這個需要換了,多少錢,一會說那個需要換了,多少錢。

現在,我能夠做到的是,只要爸媽說了的,我都照做,其他的儘量不自作主張地給他們買。

就這樣,前兩天,父親打電話說我侄子明年要結婚,希望我能夠贊助個十來萬買房子。

我直接拒絕,又被父親追著罵了好幾天,氣得我把他的微信遮罩了。

我想趁著還能夠走動,回家看看父母,可我真心傷不起了。

我也有自己的小家,我兒子也老大不小的了,誰都要為自己的小家著想。

況且,我已經好幾年沒有上班,拿著那點工資,家裡大部分積蓄都是老公掙的,我不能不考慮老公的心情。

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怎麼會越老越難相處了,再也看不到那個寒冬裡給我送棉服的父親,溫情地給我烤地瓜的模樣,再也看不到那個跟我說家裡一切都好,你在外安心工作的母親。

我想趁著自己還年輕,還有能力,體力,精力的時候,在父母身邊多陪伴他們,可那種來自內心地把你當外人的感受,真的很淒涼悲哀。

這些不是錢能夠解決的事情,我知道,所有的父母都會把心傾向弱的子女,更多的是覺得弱的子女需要他們的保護和關愛。

人生就是一場修行,面對一天天變老的父母,該如何相處是每個人的必修課。

換位思考,拿出對孩子新生兒及幼兒時期的耐心和細心去對待父母,相信一切都會迎刃而解。

都說:父母在,人生尚有歸途,父母不在,人生只有餘生了。

期盼我們老了,學會坦然的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,心境平和的接受現實,不要步父母的後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