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非賺不可的錢,只有眨眼長大的娃; 再苦再難,也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

一位媽媽求助說,自己想把三歲的女兒接到身邊來,但是老公不同意,理由是接過來要另外租房子,又要照顧孩子,又要辦理孩子入學,要多花很多錢,還不如放在老家養,省事。面對老公的這種態度,該怎麼辦?

底下一百多個回答驚人的相似,紛紛指責這位老公不負責任的態度,勸說妻子趕緊離婚,可能,是因為太氣憤了吧。

當時,我也忍不住湊個熱鬧,跟這位媽媽說:已經錯過了孩子的頭三年了,別再錯過了,再苦再難,把孩子帶在身邊生活總歸是甜的。

自己小時候就是個留守兒童,那種日夜期盼父母能回家卻又屢次失望的感覺至今印象深刻,現在自己有孩子了,堅決不想讓孩子也成為留守兒童,所以一直帶在身邊。

我發現很多父母養育孩子都有一個誤區,認為孩子小,啥都不懂,給誰帶都一樣,所以,只把重點放在孩子吃飽穿暖上,常常忽視隔代養育對孩子的某些不利影響。

卻忘了,父母一旦錯過了孩子的最佳養育時間,往後的幾十年也難以填補孩子缺失的童年。

一、孩子小,真的誰帶都一樣嗎?

如果,單純從餵養的角度來看,好像是誰帶都一回事,但再小的孩子都有本能的心理需求,隔代養育無法取代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。

有句話說: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。孩子成長過程中,心理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孩子以後人格的形成,尤其是這兩個年齡階段。

千萬別低估了親手養育孩子的價值。

1、第一個年齡階段:1-3歲

兒童和世界的第一個聯結通道是由母親建立的。

母乳餵養、肌膚相親、一言一語、一舉一動,都是在打通和拓寬這個通道。

親密母子關係是親密父子關係的前提,孩子與父母間親子關係的品質,又決定了孩子未來和整個世界的相處品質。

心理學研究表明:孩子1-3歲,是與父母建立愛、親密與安全感的極關鍵期,母親的哺乳、擁抱、撫摸和親吻無可替代。

如心理學家李維蓉所說:真正的家庭教育,重點不在教育而在環境。

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,生長在什麼樣環境下的孩子,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
在這個時期,父母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,讓孩子感受到熟悉的環境和心跳,讓孩子感到愛與安心。

2、第二個年齡階段:4-10歲

孩子4-10歲,既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,也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權威、信用和值得依戀的關鍵期,而依戀來自於陪伴。

朋友佳佳在家全職把孩子帶到三歲大後,就把孩子送去讀幼稚園了,自己外出打工,讓父母幫忙照顧孩子。

上次跟她聊天時,她突然說她打算回老家發展了。

原來,前段時間她聽說八歲的兒子斷斷續續感冒了半個月都不見好轉,於是她請假回去了一趟。

原以為,孩子這麼久沒見自己,應該會很黏自己,結果,兒子對她很陌生,就連叫媽媽都還是奶奶提醒說這是媽媽呀;到晚上,兒子也是習慣性地要跟奶奶睡。

更讓她傻眼的是,孩子和她不親就算了,還經常頂撞她,身上各種小毛病,成績在班上墊底,說什麼都不聽,說得急了就哭著去找奶奶。

她說看到孩子這樣子對她,感到非常的失落和心酸,自己在外面辛辛苦苦地為了他,結果到最後……想想真是不值。

為了孩子,第二天回去上班就跟老闆提辭職了,說打算在家一邊上班,一邊把娃的教育拉回來。

陪伴的缺失,讓孩子與父母之間失去了契約感,即‘小時候你不管我,長大了我也不需要你管’。

二、父母該知道的隔代育兒弊端

每一個離鄉打拼的人,都覺得自己是愛家、愛孩子的。

為了孩子,遠離家鄉,在外地拼命賺錢,捨不得吃穿,一發工資就往家裡寄,看起來似乎是為了家庭犧牲自我。可事實上,長期的親情缺失給孩子帶來的身心創傷是無法估計的。

一位心理專家指出,現在罹患自閉症、多動症等神經官能症的孩子越來越多,就診的孩子往往有相似的成長經歷: 90%以上在幼年早期和母親有較長時間的分離,由老人或保姆帶大。

近年來青少年離家出走,自殺事件也越來越多,深究其原因,發現所有的問題都回歸到了家庭教育,這些孩子大多數缺乏父母陪伴,缺少親情呵護。

關於隔代育兒的弊端,父母該知道這些,以便大家權衡。

1、沒有安全感,幸福感很低

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,缺少了父母的陪伴,孩子的整個世界都是灰暗的。

哪怕明明父母雙全,沒有陪伴,依然是個孤兒。

童年陪伴的缺失,長大後就算回到爸媽身邊,依然會感覺很陌生,無法真正融入。

我一朋友,她是家裡的老大,爸媽外出打工,就把她放老家養,準備接她回身邊的時候,又懷了老二,於是等到她上初一爸媽才把她接到身邊。

她說,雖然有時候也很開心,但是看到弟弟和父母那麼親密,她很羡慕,卻始終無法做到。

2、易形成自卑討好型或叛逆乖張的性格

觀察身邊的留守兒童就會發現,有的孩子會很膽怯自卑,常常遭人欺負卻不敢說,尤其是被寄養在旁親裡的孩子;

有的孩子則無法無天,喜歡在學校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,在家裡也是上躥下跳,沒人能管得住。

還有的孩子,小時候表現出壓抑性地乖巧,而到了青春期,他們的問題就報復性的出現,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,叛逆,形成壞的癖好等等等。

3、容易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

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,很多都是被寵大的,再加上老一輩人不懂怎麼教育孩子,基本上也不會把重心放在孩子的行為習慣上,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吃不吃得飽,穿不穿得暖。

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,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,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;養成一種壞習慣,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。

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:“播下一個行動,收穫一種習慣;播下一種習慣,收穫一種性格;播下一種性格,收穫一種命運。”

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年齡階段是6歲之前(幼兒期),其次是12歲之前(童年期)。

如果說,早期教育只需花1公斤之力,那麼,後期教育花1噸之力,都未必能達到這麼效果。

三、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,錯過了就是一生

作家 龍應台在《孩子,你慢慢來》中,說過這麼一段話:

“父母也是有“有效期”的,而且很短,只有十年。在最開始的十年是最關鍵的時刻,孩子對社會的感知,個性的形成和父母的感情培養都是最佳時機。孩子十歲以後,任憑父母百般努力、拼命補償,也無濟於事,因為你們過期了。”

這段話,很殘酷,但也很現實。

孩子的成長就像一部無法重播的電視劇,每一集都有新的劇情,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,沒有重頭再來的機會。

為了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,請放慢前進腳步陪伴一下孩子。

陪伴孩子需要注意4點:

1、注重陪伴品質,全情的投入和觀察

高品質的陪伴,比如,抽出一段完整的時間,專心陪孩子玩遊戲、做運動、哪怕只是單純聊聊天,瞭解孩子的煩惱、困惑以及迫切需要家長説明的問題。

這個過程中你是完全屬於孩子的,而不是被手機等他事情佔據精力。

2、 多鼓勵,少嘮叨

親子交流時少責備,多鼓勵和呵護,挖掘孩子身上的正能量。無休止的嘮叨、貶損,會讓孩子心生反感。

3、少干涉和控制

接納孩子和自己的不完美。

不要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太多的毛病,總想著在陪伴的過程中想方設法改變他們。

也不必對孩子過於關注,寸步不離噓寒問暖,生怕孩子磕著碰著。

這種沒有界限感的陪伴,父母覺得累,孩子也會覺得煩。

4、營造民主、平等、寬鬆的家庭氛圍

不壓制意見,孩子可以暢所欲言,家長要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,彼此交流。

融洽的家庭環境下,培養出來的孩子,幸福感和自信心都會更強。

很多父母會感慨,我也想把孩子帶在身邊啊,可是條件不允許,可是工作太忙了……我能怎麼辦?

其實,只要你打定主意想把孩子帶在身邊,一定可以有辦法的。

錢什麼時候都可以再賺,但是孩子的成長就僅此一次,教育孩子,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,沒有任何捷徑可循。

亞洲首富李嘉誠說:一個人在事業上再大的成功,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!

最可悲的事情莫過於做父母的努力工作,想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,卻錯過了陪伴孩子的機會,成了孩子眼中的陌生人。

《窮爸爸、富爸爸》中寫道:“所謂成功,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。”

孩子成長的路,只有短暫的這麼幾年,哪怕我們再苦再難,只要能陪伴孩子成長,怎樣付出都心甘情願且值得。

為人父母,挺住就是一切!千萬不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缺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