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把你的福氣,早早就用完了! (培育福氣的辦法)

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我們常常被眼前的誘惑牽引,急於享受生活所賦予的一切美好。

然而,在這份即時的歡愉背後,是否有人靜心思考過,我們的「福氣」究竟是什麼?

又該如何妥善管理累積,使之成為生命旅途中不盡的力量泉源?

福氣,不只是幸運的代名詞

提及「福氣」,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偶然的好運或是天生的優越條件。

實際上,福氣遠不止於此,它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生命能量,是善行累積的果實。

正如古語雲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福氣,也需要我們透過持續的善行去播種、灌溉,最終收穫。

年輕不是揮霍的資本

在青春的盛宴上,許多人誤以為時間無限,福氣亦然。

他們盡情消費青春帶來的活力與機會,卻忽略了福氣的消耗如同銀行帳戶,只取不存,終將見底。

正如古人警示,「消福消壽」,一旦過度消費,未來可能面臨的是精神與物質的雙重匱乏。

管不住嘴,亂說話

佛家常講:口業。

一個人若是生前亂嚼舌頭,死後就要進拔舌地獄,受盡酷刑。

若是管不住嘴,遲早招惹禍患。

隋朝有個人叫賀**,朝臣裡屬他話最多。

皇帝任命楊*為宰相,他心中不服,私下放言:楊*這人水平這麼差都能當宰相,也不知道皇上什麼眼光。

群臣知道這件事後,要求皇帝以大不敬的罪名處死賀**。

隋文帝寬厚,把他貶為庶民,不久後,念他有功,又恢復了他的爵位。

賀**卻沒有就此收斂。

等隋煬帝即位,他依然在朝中議論紛紛,說皇帝奢侈,不是仁主。

隋煬帝脾氣不好,聽到之後立刻下令處死了他。

而其實在賀**年輕的時候,他爹賀**臨死時就告誡過他:「我因話多招惹禍端,你千萬不能學我啊」!

老話說:勿多言,多言多敗。

一個人說的話越多,風險就越大,遭受禍患的可能性就越高。

雄辯是銀,沉默是金。

清代曹振鏑歷經乾隆、嘉慶、道光三朝不倒,晚年寵遇日隆。

別人問他官場竅門,他說:「無他,但多磕頭,少說話耳。」

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

多做事,少說話,才是善身之道。

口為禍福之門,懂得謹慎行事,照顧他人感受,才是智慧之舉。

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業。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,從他有沒有口德就看的出來。

所以口業很重要,人一輩子缺德事不會天天做,但是缺德的話,難聽的話,不正經的話可能會天天說。

日積月累,福報都從這張嘴裡跑光了,所以,說話沒口德的人,這輩子也是坎坷淒涼顛沛流離失所的。

口德對任何人都是這樣,許多福報都是透過嘴巴給損了。

有的人說,我什麼壞事都沒做啊。要知道,這個口業不好,損福報是很厲害的。

開口譏詮人,不惟喪身,足亦喪德。從傳統的命理學和位理學角度來看,

修練口德,就是修練自己的氣場,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。口德好才能運勢好,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,多一點成就。

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:一是說話讓人結緣,二是做事讓人感動。 「惡語傷人心,良言利於行」。

行事之惡,莫大於苛刻;心術之惡,莫大於陰險;言語之惡,莫大於造詬。傷人以言,甚於刀劍。

古人說:口能吐玫瑰,也能吐蒺藜。修練口德,就是修練自己的氣場,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。

口德好才能運勢好,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,多一點成就。惡言不出口,苛言不留耳。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。

管不住身,無底線

木桶理論講:木桶短板決定了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。

人生的名利、財富、學歷、樣貌、家世都是人生的木板。

但是一個人的底線,則是木桶的桶底。

沒有桶底,再大的木桶也無法盛水。

有人去某外企應徵銷售員,他能力出眾,成功以第一名的身份進入複試。

企業HR問他最值得誇耀的職業履歷是什麼。

他說:他曾經把一套五千元的情緒智商課程賣給了環衛工人,他本來不需要的,但是自己透過高超的話術,最後把課程推銷了出去。

最後他被通知不通過。

公司的老闆說:能力強,無底線,招進來也是禍害。

現代社會,很多人奉行金錢至上。

為了金錢,可以出賣良心,可以出賣靈魂,假冒偽劣,坑蒙拐騙。

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。這樣的人就是在作「業」。

《易經》講:「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」

「業」作得多了,人的報應也就到了。

史載,唐代李**當官之前,算命先生說他有宰相之命,可以安享三十年富貴。

可是李**為官不久,就被抄家流放。

他責問算命先生為什麼要騙他。

算命先生說:你為了一碗鴨舌羹殺上千隻鴨子。

手下人作威作福,魚肉百姓。

你的福氣早就耗光了,連後代還須為奴為娼償還。

《論語》中講:君子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

人生在世,不能什麼都敢做,必須要有底線。

利益不能突破良知,金錢不能高於人品。

恪守人生的底線,雖然不能大富大貴,但內心坦蕩安寧,粗茶淡飯也是一份難得的人間清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