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1歲阿姨:住了一年養老院,享了福,但也嘗盡了人情冷暖

養老院,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,就像幼兒園一樣,裡邊都是該階段的同齡人。

按理說,老人住在裡邊,應該幸福才對,但現實,並非如此!

在這裡,有的老人,接受著非常好的照顧,甚至,可以說是優待;但有的老人,卻要看人臉色,遭人嫌棄……,

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宋女士,她的經歷曲折,跟別人不同,但更能說明問題。

二,真實案例

宋姨,今年71歲。為了方便敘述,以下一律採取第一人稱:

我本可以在家裡養老,也有保姆伺候,可我覺得不熱鬧,少了同齡人的說說笑笑,總感覺空得慌。

在我的要求下,兒子給我找了高檔養老院,剛進去的時候,院長和工作人員都對我特別好。

孩子們也經常隔三差五地去看我,給我帶過去的好東西,我吃不完、用不完,就會送給工作人員,她們都知道我家富有,兒子是做大生意的,家裡不缺錢,自然也對我格外照顧。

每天早上,劉院長都會去我的房間,陪我聊會天,並關懷備至地囑咐我多喝水、多運動,其它護工更不用說了,真的是對我非常好,常常來關心我,陪我聊天說話,曾經有一段時間,我都覺得,她們比我的兒女還親,還有耐心。

我想玩手機,但某個程序不會,年輕的護工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我,甚至是無數遍,並全程說話溫柔,還帶著親切的微笑,如果說我哪天不舒服了,她們便會緊張得了不得,一會過去看看我,一會給我端杯水。

他們的關心,讓我感到特別的溫馨,在這裡,了存在感,更找到了尊嚴!

但好景不常,在八個月後兒子的生意出現了大問題,合夥人卷錢跑到了國外,他投資的建案被迫停工,其它的投資也因銀貪縮緊銀根而停工,在被迫無奈之下,兒子不得已賣掉了別墅和手上的其它不動產,還遠遠不夠。

為了緩解他的難處,我把其中的一套大房子以低於市場價賣掉,留下那套小的,作為我們的後路。

針對這種經濟情況,我也沒錢住那麼貴的養老院了,就跟兒子商量退回養老院的錢(交了一年的錢),回到家跟他們住在一起。

院長知道了我家的情況,但並不同意退錢,還說:這裡本就沒有退錢的說法,只能住到交錢的那一天,然後走人。

也從那一刻開始,院長再看到我的表情完全不一樣了,也沒到我的房間跟我聊過天,而那些護工更是如此,見了我愛搭不理,哪怕有事求助於她們,她們也會表現出極不耐煩的表情,讓我感覺很不是滋味。

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我大病了一場,在生病期間我看盡了人情冷暖,以前經營好時,他們笑容滿面,而現在除了每天的例行公事,其它我連想多聽一個字都很難,更別說是陪我聊天說話了。

有好幾天,頭都感覺特別暈,甚至站不起來,所有的護工,一個都沒有過去問問我情況的。

有時候,我想喝杯水,但身體極度虛弱站不起來,就給工作人員撥打電話內線,她們口頭答應,卻讓我等上半個多小時才來,有時候會更久。

哎,最後兩個月住在這裡,簡直是受罪,特別是心理上還是精神上,都遭到了極大的折磨和打擊!

三,小結

養老院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也是一個小社會。既然是社會,就會有形形色色的人!

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!有江湖的地方,就有三六九等、是是非非,更有弱肉強食、欺軟怕硬!

養老院,就是一個真實的存在!

案例中的宋姨,前期受到的優待,不過是護工覺得—多花些時間照顧這個老人,可以有利可圖;而後期受到的冷漠,也不過是因為她沒有了享受優待的資本,僅此而已!

你不得不承認,現實中的很多人,還是很勢利的,如果你能看透了這一點,你就不會徒增無畏的煩惱,也不會有傷心和不甘了!

這,就是現實的社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