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遠見的家長,他們會控制自己的愛,3件事越捨得,孩子越優秀。

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:「你知道用什麼辦法, 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?」

其中一個高贊回答答道:「對他百依百順」。

看過太多例子之後才知道,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, 多半都有點「絕情」。

1、身為父母, 年輕時候要在孩子的教育上「絕情」

父母對孩子, 那是毫無保留的付出, 無論如何也稱不上「絕情」兩個字。

但是在某些事情上, 父母還真得學會絕情。

就比如在孩子的教育上面, 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, 想要教育成材, 就要能狠得下心, 對孩子們放手。

孩子只要到了一定年齡, 該自己做的一定要自己做, 不能再由父母代辦, 或者包辦。

有的父母覺得這樣對年幼的孩子太過分了, 扛不住孩子的撒嬌, 或者哭鬧發脾氣, 就又心軟妥協。

只是一時的心軟造成的情況就可能是數次的心軟, 最後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,還沒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, 只會依賴父母, 向父母索取。

啃老族就是這麼被培養出來的, 孩子走不出去, 一直賴在父母身邊, 晚年也是為他操心。

2、捨得批評孩子

小孩子犯錯是天經地義的事, 哪個大人不是從小時候犯錯長大的?

但是犯錯家長包庇孩子, 更不願意去批評孩子, 這樣只會讓孩子肆無忌憚繼續犯錯,會覺得犯錯沒有什麼大事。

小時候犯小錯不更正, 將來就會惹大禍,所以只有讓孩子面對錯誤, 改正錯誤, 他才會對這個社會有是非對錯觀念,批評教育時家長和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。

在批評孩子同時, 也要給與相應的時間給孩子解釋,不要劈頭蓋臉對孩子大吼大叫再或者打一頓, 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, 他才能把自己內心的話說出來。

這樣你才能對孩子為什麼犯了這樣的錯誤有一個更加全面、清晰的認識, 對孩子的批評也會更有針對性。

3、捨得對孩子放手

現在的家長都把孩子想的太脆弱, 含在嘴裡怕化了, 捧在手裡怕掉了,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其實孩子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強大, 家長要懂得放手, 才是對孩子負責。

如果長時間的把孩子養成小公主、小皇帝, 這樣只會讓孩子養成一種惰性,習慣依賴於父母, 長久下去孩子就會變得沒責任和自覺性。

所以, 請各位父母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, 這樣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勤快。

例如:房間髒了, 讓孩子自己收拾吧;衣服、被子亂了讓孩子自己疊整齊吧等,終有一天, 孩子一定會感激如今對他放手的父母, 因為是你的「狠心」讓他學會了如何成長。

《戰國策》裡說:「父母之愛子, 必為其計之深遠。 」

真正愛孩子, 就會為孩子考慮深遠, 而不是一時一刻的縱容溺愛。

今天孩子偷懶不願刻苦努力, 你心軟同意了他, 明天他在社會立不住腳, 你是否能一輩子養他?

今天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, 你心軟滿足了他, 明天他提出了更不合理的要求, 你又能滿足他到幾時?

今天孩子犯了錯誤, 你心軟原諒了他, 明天他離經叛道, 必然會付出更慘痛的代價。

孩子總會長大, 父母必定會離場。 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天然行為,但懂得在該狠心的時候狠心, 卻是智慧的表現。

因為成長的路上必定充滿了痛苦的歷練,只有孩子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, 才有機會羽翼豐滿, 展翅翱翔。

為人父母, 誰人不是一邊深愛, 一邊「狠心」。惟願這一份「狠心」, 能讓孩子被世界溫柔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