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到稻盛和夫一段話:
「不要期望人人都理解你,你做的再好,也不一定人人都喜歡,你做的再多,也不一定人人都說好,一樣的嘴,不一樣的說法,一樣的眼睛,不一樣的看法,一樣的心,不一樣的想法。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自己,懂得你的人不必解釋,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釋,別太在意他人的評價,更不要活在他人的眼裡。做人不需人人解釋,只求自己問心無愧,活在當下,做好自己,無懼他人,沉默是金。」
人生,有追求,就會有失望;活著,有思想,就會有煩惱。
一輩子,有人喜歡你,就有人討厭你,有人欣賞你,就有人詆毀你。
做的再多,不是人人都喜歡,做的再好,不是人人都會滿意。
人群,就是這樣,千人千面,千人千心。
一樣的眼睛,卻有不一樣的看法;一樣的心臟,卻滋生不一樣的想法;一樣的嘴巴,卻吐出不一樣的說法。
永遠不要奢望,人人都理解你。
人心太微妙,不是你示好,別人就會領情,不是你對人好,別人就會對你好的。
一輩子,我們會遇到無數惡意,會常常感到失望。
當我們嘗夠了社會的無情,生活的壓力,人心的不堪,人言的可畏,終會明白,做人不必人人解釋,只求無愧於心。
這個世界,懂得你的人,自然懂你,不必解釋,不懂你的人,解釋他也不信,又何必解釋?
在任何關係裡,凡覺辛苦,皆為強求。
什麼都想要,什麼都計較,就會活得很累。
所有經歷,都是在成長我們,而非定義我們。
要記住,活在他人眼裡,太在意他人的評價,終會困死在他人嘴裡。
雖然說會說話, 有時候是成功的敲門磚;但更多時候,沉默是金,才是成年人最好的修養。
所謂水深不語,人穩不言。
對於志不同、道不合的人,擦肩而過就行,沒必要在無意義的人事上耗費時間,耗費生命。
講再多的道理,費再多心解釋,都不如隨便你,隨他去。
別陷在爭論中,輕易就讓對方挑動情緒,變成自己都討厭的樣子。
一輩子,痛而不言,是種歷練,笑而不語,是種成長。
如果哭能減壓,就讓眼淚流下來;如果笑能釋然,那就開懷一笑;如果沉默是金,那就不用解釋;如果放下能更好前行,那就輕裝上陣。
這個世界很喧囂,所有的吵鬧、摩擦、勾心鬥角,無非源於一個「爭」字。
所以,將得失看輕一點,將心胸打開一點,將不順心看淡一點,人生最寶貴的,莫過於一顆平常心。
山野中的花,無人欣賞,它也會默默芬芳;斷崖上的鷹,沒人鼓掌,它也會拼搏飛翔。
生活沒有模板,只有心燈一盞。
做人做事,真的無需所有人都理解,更無需所有人都滿意。
把握好自己的方向,盡心盡力,無愧於心就好。
活在當下,樂在當下,無懼他人,沉默是金。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