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靠太近,會失望的

郭敬明先生曾說,以後,只要維持一定距離,舀上些許深水,沸騰半分,便已足夠。

其實,無論何種關係,處於何種位置,都應該給彼此留些空間,絕不毫無底線的入侵別人的陣地,也不會輕易地讓別人闖入自己的生活。

1

是什麼時候,我們開始刻意與別人保持適當的距離,只想扮演好自己過客的角色。

亦學會了點到為止,不好為人師,只想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。

隨著年月週期的不停輪轉,我們越來越疲於經營感情,越來越不願敞開自己的心扉。

不讓別人進來的同時,也困住了自己。

牛奶咖啡在《越長大越孤單》裡唱到,越長大越孤單,越長大越不安,也不得不打開保護你的降落傘。

也突然間,明白未來的路不平坦,難道說,這是必然。

小時候的我們,對未來有無限的憧憬,長大後的我們,卻無比懷念那時的時光。

不安與孤單,是長大的必修課,沒有人可以逃出長大的魔咒,也請不要在自己的黑暗期委屈將就。

2

時間就像一個照妖鏡,不論起初的你多麼光鮮亮麗,時間都會一點點地揭開你的頭紗,顯現你的真面目。

我們總是習慣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陌生人,把自己的壞脾氣、小缺點不遺餘力地暴露在熟悉的人眼前。

或許有些人會接受你的不完美,選擇留下,繼續陪伴;有些人則會無限放大你的小缺點,不假思索,轉身離開。

就像那句話說的,我得到的都是僥倖,失去的才是人生。

該是怎樣的人,可以無所謂身邊的人走了又來,來了又散。

習慣離別的人一定忍受過別人無法接受的難過,一定無比渴望身邊有一個人可以久伴,一定更渴望被愛,更渴望成為在乎的人,心中的第一順位,而不是隨隨便便就被放棄的那一個。

給的多了,得到的也就少了,在感情上一直退讓的那個人,曾經也是渴望被愛的人。

因為在乎,所以無所謂成為感情裡的傻子,可是傻子也有幡然醒悟的一天,曾經的捨不得也會成為今日的不在乎。

不願意深交的人,曾經也一定對友情滿懷期待,正是因為受夠了被欺騙的苦,所以才選擇從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中退出,不做感情的犧牲品,不做對方生命裡的墊腳石,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照樣精彩。

3

我們都會如約成為大人,也祝愿我們會如願成為理想中的大人。

很討厭別人在自己的生活裡說教,但還是會忍不住跑到別人的生活裡做一個「偽長者」,以「為你好」的名義進行不講道理的指手畫腳。

有些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,是長在骨子裡的。

如果真的為他好,就不會忍心看著他忍痛拔出長在骨子裡的刺。

就像我的同桌喜歡抖腿,我習慣拔頭髮一樣,我們雖看不慣對方的怪癖,但也在磨合中慢慢接受,因為我們都知道,在那些美好的歲月面前這些根本不值一提。

一路走來,我們笨拙地弄丟了很多人,也遇見了很多美好。

在分岔路口揮手,離開了你們,我也過得很好,但這並不代表你們不重要。

有些時候,還是會想念那些曾經並肩戰鬥,打打鬧鬧的朋友,會懷念在一起的時光。

他們從同學的位置一路奮戰,取得了朋友的身份,聯繫卻越來也少,最後,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

如果再次相遇,也許只剩寒暄,我們都將對方拒之在了生活的門外。

如果當初保持適當的距離,現在會不會有些不同?

也許至少會少了些尷尬,多了些釋然吧。

曾經那麼親密的人,如今提起只剩後悔和遺憾。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,便縱容它在喜歡的時候毫無節制的表達,在不喜歡的時候放任它冷漠。

在感情的冷淡期,我們都選擇了放棄,放過對方也饒恕自己。

如果當初保持適當的距離,我們也許都不會從對方的生活中離開,至少還擁有在你風光時祝福,在你失落時安慰的身份。

但正因為我們都對對方,對自己都太過失望,所以膽小的選擇了逃避。

4

我也曾無數次對自己感到失望,在沒有達到自己預測目標的時候,在做好的計劃沒有如期執行的時候,在面對困難卻無能為力的時候。

討厭自己不完美同時,也在一點一點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

正是因為如此,我們才不能自私的讓別人接受自己的一切,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不完美的存在,我們才成為完整的自己。

沒有人喜歡失望,也沒有人希望別人對自己失望,正因為有所期待才會有失望產生。

所以抱著寧錯過一萬不讓一人失望的心態,走上了半封閉式生活的不歸路。

畢竟相互欣賞的人太少,一生要遇到多少錯的人才會有和對的人相擁的機會。

比起無意義的社交,去把時間花費在更值得做的事情上吧。

去見想念很久的人,去看想看很久但一直沒時間看的書,去學感興趣的樂器去看喜歡的電影,把屬於自己的時間用來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
優秀的人總會相互遇見,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要把自己準備好,然後靜待那一天到來,然後慢慢靠近,才不會失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