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勵志

孝順,孝了你就順了(百讀不厭,太過深刻)

By Ada

August 05, 2021

我國有句老話:「百善孝為先」。

父母年輕時條件差,千辛萬苦拉扯我們長大成人,當他們年齡大了,

恰好是我們盡孝的時候,這本應該是為人兒女的本分和福分。

孝順,是為人之本,萬善之門

但是在湖南衡陽,便有過這樣一則令人髮指的新聞。

一位辛辛苦苦撫養了六個兒女的八十八歲老母親,因孩子們都不願意撫養, 百般無奈下,在自家門口喝下農藥含恨而亡。

更令人惱怒的是,事故發生時,兒子兒媳們居然沒一個人向前解救,沒一個人送老人到醫院。

眼巴巴的看著老母親在雨中痛楚掙扎,遍地滾翻三個小時,直至嚥氣。

這件事引發群情激憤,村民們競相譴責這群不孝子,甚至於有些人建議應當拉他們去遊街示眾。

《易經》中言:「十月胎恩重,三生盡孝輕」。

父母之恩,深如大海,高若須彌,全力以赴盡孝尚覺不夠,又如何狠心去讓父母難受委屈呢。

可究竟如何做才算是孝順?你真的足夠孝順嗎?

《易經》:孝順,孝了你就順了

1、贍養父母

老舍說:「喪失了慈母,便像花插在瓶子裡,儘管還有色有香,卻喪失了根。」

孝的最基礎要求,便是要盡到為人兒女贍養父母的義務。

父母年齡大了,到了務必兒女花時間照料,甚至於花兒女的錢,這個時候, 我們千萬不能有拋下老人,覺得父母是累贅的念頭。

父母用餐時,能夠沒海參鮑魚,但每日三餐,務必讓父母餐餐都吃飽了肚子。

父母穿衣服時,能夠沒綾羅綢緞,但一年四季寒暑,務必讓父母穿的舒服乾淨。

父母出門在外,能夠沒寶馬奔馳,但上山下坡,務必相助父母,讓父母舒心。

父母生病時,能夠沒高價營養品,但晝夜床頭,務必有些人照料。

完成這一些,就完成了為人兒女的基礎素養。

《地藏經》中記載:「若遇悖逆父母者,說天地災殺報」。

意思是說,若碰到不贍養父母,悖逆父母,甚至於責罵,謀害父母的人, 便會遭受天地的不容,在天災地禍中被奪去性命。

由此可見,給父母養老,不拋下絕不放棄父母,是兒女最先應當完成的,不然便難稱為人。

請尊重老人,是因為我們也有老的時候也同樣務必兒女的孝順。

2、敬贍養父母

但是,難不成單單不拋下父母,讓父母衣食無憂有房子住,就足夠了嗎?就可以算得上大孝子了嗎?

《論語·為政》中記載:

子遊問孝,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。不敬,何以別乎?」

孔子說: 假如僅僅贍養父母就算孝順了,那小貓小狗,牛馬也有些人養, 也有些人餵食,假如僅僅養,對父母不心懷尊重,和養動物有什麼區別呢?

這個時候,學生子夏也來問老師了

子夏問孝,子曰:「色難」。

孔子對子夏說,應對父母,能無時無刻維持和藹可親, 不給父母擺臭臉,鬧脾氣,這個是最難的,也是最頂級的孝順。

王陽明說過,學習任何的一件事情,一定要切己體察,帶進自身去體會。

回過頭看自身,我們會不會也常常把全部的好脾氣,好耐心都給了顧客, 給了領導,給了陌生人,而把全部的不耐煩都給了父母呢?

以前在網上見到這樣一個問題: 為何小孩子記不得事情, 大小便在褲子裡能被饒恕,而老人卻不會被饒恕?

網友的答案許多,什麼樣子的都有,直至我看到了一個答案: 「老人往往不會被饒恕,是由於他們沒爸爸媽媽了」

請給我們的父母一點耐心;

請給我們的父母一點包容;

請給我們的父母一點好臉色。

在日常生活中,總有人覺得給父母最合適的物質條件,吃的好,穿的好,有大房子住便是孝順。

事實上,父母真真正正需要的是家庭的溫暖,而不是物質慾望的追求。

記牢孔子的話,色難,不斷地警示自身,保持對父母的和顏悅色。

父母病了,也許你在床前照料,卻滿口抱怨,孩子,這不是孝。

父母給你打電話探聽你的近況,也許你一直都在聽,但是嗯,啊,哦的不耐煩應答,孩子,這不是孝。

父母年齡大了,記憶力差,也許三番五次的向你請教手機上的操作,

也許你又教了一遍,卻冷嘲熱諷,牢騷滿腹,孩子,這不是孝。

對待父母,要尊重,要不讓父母操心,更關鍵的是對父母維持耐心,和藹可親。

你的一張和氣快樂的臉,便是父母老時最大的安全感。

3、慧贍養父母

古詩中說:「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」。

父母雖年邁,可每一個人的心裡都還是有未完的心願,如果我們有能力, 多問一問父母還有什麼想做的事,身為兒女,竭盡全力去幫他們完成。

可能是去某一個遙遠的城市和多年不見的老戰友互訴衷腸。

可能是想要去某一個地方旅遊,見一見世面。

可能是想要去學習自身年輕時就很感興趣,卻一直是因為沒機遇,沒條件去學習的一項愛好。

可能是喪偶多年以後,老時又遇上了自身喜歡的伴侶。

請協助父母去完成他們自己的人生價值; 請去鼓勵他們不在畏懼年紀。

除此以外,除開虛心向父母請教人生經驗,身為兒女,也應當為父母分憂解惑,增長知識。

老話講,活到老,學到老。

父母老了,許多觀念和如今背道而馳,包含那一些不可動搖的偏見和封建迷信的思想。

這時,兒女應當為老人耐心的講解,例如不是吃的越多越健康,反而是要吃的全面,均衡營養才健康。

例如給父母講那一些電信詐騙,賣保健品的套路,防止上當受騙等等。

讓我們的父母也變得越來越智慧,越來越優秀,不再用年齡去定義自身的生活。

這就是用我們的智慧去孝順父母。

珍惜和父母的緣分

當代學者周國平的散文中有過這樣一句話:「人一出生,其實便是在往死亡的道路上走」。

夜深人靜時,何不想一想,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究竟還有多少呢。

馬季的兒子馬東,曾在一檔節目中透露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
他說:我父親是突然去世的,你知道突然去世對人的打擊特別大,然後就放不下。

三年之後,我做了一個夢,我夢到我父親。

我父親跟我說: 「我今天才真真正正的走了,很高興能跟你做一世父子,有緣再聚。」

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,才能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。

若是今生有幸成為一家人,有幸成為父子、母女,想來那是務必多少因緣際會的淵源,多少累生累世的福報。

人生短短百年,當父母在世時,請一定要珍惜有父母陪在身邊的日子。

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。

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。

在日常生活中,那一聲聲習以為常的「爸」「媽」,您可知道,在很多人心裡,早已是此生遙不可及的呼喚。

《弟子規》講:父母呼、應勿緩。父母命、行勿懶。

60歲還能被父母呼喚,70歲還能被媽媽嘮叨,80歲還能被爸爸責罵,那是多麼多麼幸福又奢侈的事啊。

父母的世界很小,小到你一個人佔據了他們全部的愛

你的世界很大,也請記得把愛留給父母一份

當父母在世時,希望你心裡滿是感恩,而沒絲毫的怨懟。

當父母離開時,希望你心裡滿是不捨,卻沒點滴的遺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