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最可怕的,不是貧窮,而是不能好好說話

最近網上有個熱帖:一個家最可怕的是什麼?

高居榜首的回文不是沒錢,不是疾病,而是家人之間不能好好說話。

不義富多擾,家和貧也足。

一個充滿語言暴力的家,再富足也讓人只想逃離;一個其樂融的家,就算簡陋也讓人眷戀無比。

比貧窮更可怕的,是家人之間的言語傷害。

01.毒舌,只會讓愛人越走越遠。

看過一期節目,至今記憶猶深:

台上女人痛哭流涕地控訴男人的日常。

她買件新衣服,他戲謔她醜人多作怪。

她精心準備一桌飯,一個菜不合胃口他就暴跳如雷。

就算簡單問他東西放哪裡了,得到的回答永遠是,你自己沒長眼睛嗎?

她永遠忘不掉的是,一次,她不小心撞車了。

電話打過去,得到的不是安慰與關心,卻是劈頭蓋臉的謾罵。

就這樣,水沸了,孩哭了,地髒了,晚點了……只要有一點兒不合他心意,換來的就是一頓責難。

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幾年,如今她心灰意冷,下定決心要離婚。

然而,面對妻子的難過,男人依然振振有理:我有錢又不出軌,不就是說話難聽點,你還不知足?

最終,這場婚姻在女人的失望中畫上了句號。

步入婚姻,我們成了彼此最親近的人,但這不能成為可以口無遮蔽的理由。

《慾望山莊》中說:“柔軟的舌頭,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,語言有時比暴力更能傷人。”

身上的傷,雖猙獰可恃,但隨著時間終會痊癒。

語言的傷,不見其形,卻句句誅心,公頃刻擊潰一個人,一個家。

真正讓一段婚姻走向末路的,往往不是家境好壞,而是日積月累的語言中傷。

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離世,就是源自妻子的語言暴力。

在這樣一個聲名顯赫、經濟富足的家,妻子索菲亞卻尖酸刻薄,整日對丈夫抱怨諷刺。

忍無可忍的托爾斯泰,終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,決然離開了這個壓抑的家。

並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,他也不願意多看妻子一眼,留給了她一生的悔恨。

古人言:與人善言,暖於布帛;傷人之言,深於矛戟。

再深厚的感情,也經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惡語相向,再熱乎的心,也受不住一遍又一遍的潑冷水。

終有一天,心會涼,情會淡,人會散。

所以,別愚蠢到用語言去摧毀一個愛你的人,和一段你在乎的關係,毀掉別人的同時,也毀了自己。

家,不是辯論場,非得爭個是非對錯;家,更不是戰場,必須有個勝負輸贏。

愛,就要好好表達。

02.語言暴力,正在毀掉你的孩子。

生活中的你,是不是總習慣對孩子大吼大叫,或是喜歡用打擊的方式、說反話刺激他,期待他變成你希望的樣子。

殊不知,結果只會適得其反。

你大吼大叫,表面上孩子似乎順從了,迅速達到你想要的成效。

實際上,孩子不但沒有得到正確的認知,反而讓他變得更笨。

哈佛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:

長期接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,腦部前額葉皮質區與杏仁核的灰質會減少,導致孩子的大腦反應變慢,語言能力和運動技能也會相對變遲鈍。

不僅如此,對孩子發脾氣,還會破壞他的靈性,甚至導致心理問題。

漫畫《發脾氣大叫的媽媽》中,就形象刻畫了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。

被媽媽吼過的企鵝寶寶,身心俱損,靈魂四散。

腦袋飛到了宇宙,變得自卑膽小,開始逃避現實;

肚子落入大海,形成怪癖,變得暴飲暴食;

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,總想逃離這個家,對陌生人形成病態的信任;

嘴巴插在了高山上,從此變得唯唯諾諾,不願交流…..

所以,不要低估你對孩子說的話,那很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,更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後悔一輩子。

你可曾記得那個把父母拉黑的北大畢業生,在訪談中,他痛苦地說:

20多年來,父母從來沒有誇過他,平常說的最多的話,就是罵他豬腦子。

這些話,一直像刀子一樣扎在他心上,時時刻刻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人。

一個家最大的愚蠢就是,孩子沒有被外界打倒,卻毀在自己父母的嘴裡。

蘇珊沃德教授指出:

孩子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,他們總是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,並且將其變成自己的觀念。

父母的嘴,就是孩子的命。

所以,你希望他成為什麼樣的人,就說什麼樣的話。

03.好好說話,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。

《處世懸鏡》裡有言:“未有戾氣結焉,而家不衰敗者;未有和氣萃焉,而家不吉昌者。”

一個充滿戾氣、互相指責的家,必定衰頹;一​​個和氣縈繞、其樂融融的家,再窮也會發家。

晉國大夫郤缺,因父親獲罪牽連,被發配回老家。

日子急轉直下,然而郤缺沒有把怨氣帶回家,他的妻子也沒有因此埋怨他。

兩人相濡以沫,晨鐘暮鼓,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。

一日, 大夫胥臣出差經過,看見夫妻倆席地而坐,一起用餐,有說有笑的一幕,深深感動。

胥臣回朝後,便向晉文公推薦:“郤缺夫婦相敬如賓,這樣的人,其德行也一定過人,懇請大王重用。”

於是,郤缺被重新啟用,任命為軍大夫,並一路高升為晉君主帥。

《菜根譚》有言:”家人有過,不宜暴怒,不宜輕棄。如春風解凍,如和氣消冰,才是家庭的典範。”

家和,則福自生。

和睦的氛圍,不僅讓彼此感到身心愉悅,也能於無形中改變一個家的氣運。

楊絳先生在自傳中,也曾經說起:

她此生的成就,離不開父母的恩愛和睦。

尤其每每回憶起他們在案頭促膝而談、和風細雨的場景,心裡便充滿了無限的溫暖與力量。

特別認可《札記》中的一句話:

父子篤,兄弟睦,夫妻和,家之肥也。

愛人的鼓勵,是我們無畏前行的動力;父母的肯定,是孩子行走世間的底氣。

一個家最好的養料,莫過於家人和睦。

結束語:

古語有言:“一言可以興邦,一言可以喪邦。”

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。

好話一句,可以讓一個人瞬間笑逐顏開;惡語一言,亦可讓一個家公頃刻土崩瓦解。

懂得好好說話,才是婚姻中最該有的「心機」。

大事不責、瑣事不爭、不翻舊帳、不較高下,如此,家自然越過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