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累,只想有個人可以隨時說說心裡話

有人說,成長就是習慣將哭聲調成靜音,習慣將悲傷藏在心裡的過程。

如今人們總是慌慌張張,匆匆忙忙,很難會停下腳步看周圍一眼,想找一個真正關心的人更是難上加難。

時間久了,甚至都忘記了該怎麼難過,該怎麼傾訴,經歷越多,越難交心;越往前走,失去越多。

心累的時候,只想有個人可以隨時說說心裡話。

網上有這樣一個問題:「沒有人可以傾訴是怎樣的體驗?」

下面的回答是這樣的:

「你有很多很多的話,不知道和誰說,你只能藏在心底,像是水滴一樣在心裡下雨。

過了很久很久,你遇到了可以傾訴的人,但是你發現,你的心裡已經有了一整個大海,一旦吐露心聲,便是決堤,是海嘯。

之後你選擇沉默,這使得所有人都離你而去,你被鎖在了冰箱裡面,一個人沉溺在黑暗裡。」

生活本就是一場與孤獨的博弈,我們每個都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個同類。

正如馬克思所說:「人生而孤獨,卻不甘寂寞。」

雖然在理智上知道應該自強不息,獨當一面。

卻難免心有戚戚,內心深處仍想被人理解,被人保護。

但也只是默默地想一想,轉過身就繼續在這生活的洪流裡奔波。

就像一位網友的日記:

「多希望有人可以幫我排憂解難,可是沒有,媽媽老了,孩子大了,愛人冷了,所以不會再有人懂我、關心我。我努力活成所有人期望中的樣子,不敢脆弱,不敢流淚,硬生生把繞指柔鑄成百鍊鋼。只是那種渴望被關愛、希望有人懂的聲音,依然在內心深處叫囂,雖然無人會聽了。」

沒人懂的心累,是身為成年人最大的代價。

一輩子那麼漫長,總想有個可以停靠的港灣,生活那麼疲憊,只想有個人說說心裡話。

《親愛的安德烈》中有這樣一段話:

「人生,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。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,歡樂地前推後擠、相濡以沫;一旦進入森林,草叢和荊棘擋路,情形就變了,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,尋找各人的方向。」

我們會遇見無數的人,但大部分的人都會在歲月中走散,若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,還能有兩三個可以隨時說心裡話的人,那便是萬般的幸運了。

正如網上有個熱門話題中問到:「哪一個瞬間讓你感覺孤獨到哭?」

下面的高贊回答特別扎心:「你有一個喜訊卻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,明明應該開心,最後卻變成了一個人的傷心。」

也許,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階段:全世界似乎都在忙碌,找不到一個可以隨時靜下心來嘮上幾句的人。

這漫漫一生中,我們遇見無數人,也和無數人走散,最終能陪伴我們走完這一程的,只有自己。

縱使心有不捨,也不得不學著接受,接受世事無常,也接受生死離別;接受遠道而來的驚喜,也接受猝不及防的再見;接受孤獨挫敗,也接受自己,無論好與壞,然後繼續前行。

蔣勛在《孤獨六講》中寫道:

「孤獨沒有什麼不好。使孤獨變得不好,是因為你害怕孤獨。」

深以為然,當你永遠殺不死孤獨的時候,不如換個方式,嘗試和孤獨和解吧。

有人說,要想了解你和另一個人的關係到底如何,就看你們之間的情感連接到了什麼程度。

而好的感情,一定都是「聊出來」的。

如果你和一個人相處時,可以坦然地表達內心深處真實的渴望與恐懼,同時被對方接納和理解,我們就可以說,你們兩個人的關係是足夠親密的。

一段關係能給予你安全感的最好證明,就是那個人能隨時讓你打擾,不拘何時,不拘何地,只拘於這個人是你。

世界那麼大,當生活和現實都要求你當一個大人,要求你懂事,要求你不准哭鬧,要求你不准情緒化的時候,有一個人能站在你身邊,讓你明白你不該,也不必委屈和為難自己,你的開心最重要,這樣就足夠了。

世人萬千皆相似,最難有人懂你心。

因為陪伴和懂得是很難得的東西,我們就更該珍惜那個願意把時間給你的人。

我想,每個人這一生汲汲營營,不是為了求大富大貴,轟轟烈烈,只想求安安穩穩,歲月靜好,有人懂,有人疼,有人陪著說心裡話。

看過這樣一段話:

「不要用頃刻間豐沛的傾訴欲去打擾別人,人人都有自己的月亮,獨自漲潮起落,沒有人能夠完全的做到感同身受這件事。我們偶有共情,是為了儲存信譽,為了下一次可以透支你的時間。」

在這個人心涼薄的世間,真正理解你的沒有幾個,大多數人只是能充當你人生的旁觀者。

生命的本質,就是如此。

但隨著一個人路過泥濘和風,一個人面對黑暗和無助,你會慢慢篩選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和事。

願你遇見一個懂得你悲歡的人,他的耳朵是你的樹洞,他的身邊是你的港灣,他來到你身邊,不為別的,只為在這個薄如紙張的人世間,給你全部的溫暖與善意。